报告文学|“回原籍”,路有多远
“回原籍”政策出台后,相关人士到菏泽市鄄城县人社局办公大厅办理回调手续。
□ 本报记者 周学泽
过去一年多时间,各地“回原籍”政策频出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从2019年到2020年,山东一些地方相继出台宽紧度不同的回原籍就业政策,其中包括泰安、济宁、聊城、临沂、德州等地级市,也包括五莲县、商河县、平原县、鄄城县、东营河口区等县市区。
放眼国内,“回原籍安排工作”已经成为国内基层人才流动新现象。观察“回原籍安排工作”现象,对研究国内人才流动特点,判断人才流动趋向,具有重要的“窗口”意义。
2020年11月6日,为鼓励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建功立业,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,海阳市发布在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回家乡工作有关事项公告,凡机关事业编制人员,符合海阳籍,父母、配偶或配偶的父母常住户口在海阳的人员,符合年龄、学历等要求,可办理回原籍手续。
此前,2020年9月22日,临沂市发布《关于实施“才聚沂蒙”行动打造新时代区域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》(临发〔2020〕15号),文件指出,为吸引集聚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回归临沂、助力发展,现面向全国范围内临沂籍在外党政干部、国有企事业人才开展“沂蒙英才回聚行动”。
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人生有些际遇,或许比“天上掉馅饼”还难以预料。“回原籍”政策对某些人的影响正是如此。让我们慢镜头回放一下,看看回原籍人士的喜怒哀乐。
受惠于“回原籍”政策第一人
山东省最早实施人才回原籍政策的是日照市五莲县,王振刚被称为回五莲原籍工作的第一人,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受惠于“回原籍”政策而回到家乡的人。
联系到王振刚并不容易,当天,他手机上收,进行案件问询工作。傍晚时分,结束了一天工作,神情略带疲惫的他接受了我的采访。
2011年,王振刚从五莲高中毕业后,考上湖北警官学院;2015年,王振刚大学毕业,思索到哪里工作。
作为家中独子,当年最想回的是家乡山东,但联系了几个单位,没有回音。2015年5月的一天,他发现安徽X县纪委发布了招聘广告。X县虽然属于安徽,但地处安徽省北大门、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,“离山东不算远”。
那天,他早早起床,从武汉赶到安徽X县,找到一家旅馆住下来,第二天参加笔试,他觉得考得还不错。不久,他收到面试通知;再往后,他收到录取电话,成为X县反贪局的一位工作人员,后来又调到X县纪委工作。
在X县,王振刚天天扎堆于各种案件中,工作非常繁忙。X县虽然和山东不远,但毕竟不是家乡。王振强的父母“并不老”,才50多岁,晚上闲下来,他常常和父母通一下电话,父亲在电话中时常流露出想让孩子回老家的愿望,王振刚也开始关注家乡的招聘消息。
X县东南山区有一个著名的皇藏峪景区,因汉高祖刘邦隐藏于此而得名。秦朝末年,刘邦与项羽为争夺皇位发生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,公元前205年,刘邦偷袭项羽的都城彭城,被项羽打败,只身藏在附近的皇藏峪中避难。周末闲暇的时候,王振刚几次到皇藏峪游玩,看着刘邦藏身的山洞若有所思:X县,是不是也只是自己暂时容身之所?
2018年初,为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回乡创业,五莲县委、县政府部署实施“莲才兴乡”工程,将“籍贯或出生地是五莲的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,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回五莲工作”列入其中,解决范围扩大到“父母骨肉分离”等问题。
听说家乡有了“回原籍”政策,王振刚十分高兴,他立即向家乡发了回乡申请。五莲县“回原籍”政策发布一周,即有18人从各地陆续返乡,这里边就有王振刚。
2019年7月,在安徽X县工作了4年的王振刚作为“第一批”回乡人才,到五莲县纪委、监委从事“老本行”。
如今,王振刚的孩子刚出生不久,虽然工作依旧繁忙,但在家门口上班,工作和家庭兼顾,这让他心情舒畅。
五莲县县编办工作人员郑轩回顾说:“当时五莲实施回原籍安排工作政策,第一动因并不是今天常说的人才流失,而主要是处于‘惠民'的目的,因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,很多五莲籍人才在外地工作之后,‘夫妻两地分居、父母骨肉分离',工作家庭难以兼顾,备受煎熬,许多同志通过写信、电话等多种途径咨询工作调动问题,回五莲工作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。”
上一篇:夏海兵 | 散文:谭师傅
下一篇:没有了